初期探索:Yota 與海信的跌撞歷程
E Ink(電子紙)手機並非新鮮事物。早在2013年,俄羅斯的 Yota 推出搭載雙螢幕(正面 LCD、背面 E Ink)的智慧型手機,系列推出三代後於2017年宣告破產。隨後,中國廠商海信亦投入此領域,自 2017 年起推出 A2 至 A9 系列 E Ink 手機,甚至率先推出彩色電子紙款式。然而,該系列於2023年宣布停產。值得一提的是,海信在2025年又意外地重啟A9高配版產品,顯示該品牌對 E Ink 應用的探索並未完全放棄。
市場迷失:技術瓶頸與功能定位的兩難
這兩個品牌的嘗試雖引人注目,卻未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 E Ink 技術在當時刷新率與互動性能有限,另一方面則在於產品定位模糊:既無法在閱讀體驗上明顯優於專業閱讀器,也難以在通訊與多媒體功能上與主流手機競爭。結果,這類產品多半淪為市場邊緣角色。
轉機出現:Palma 將閱讀體驗裝進手機外型
轉捩點出現在 2023 年。電子閱讀器品牌文石(BOOX)於海外市場推出一款名為 Palma 的新品。乍看之下,Palma 外型酷似智能手機,但實際上其完全刪除了通訊模組,明確定位為「手機型閱讀器」。在前有海信失利的情況下,市場一度對這款產品持保留態度,然而,Palma 不但首批預購當日即售罄,後續銷量與評價亦表現不俗,成功在電子紙市場中開拓出全新產品類型。
Palma 的成功並非偶然。其最大優勢在於結合了兩種產品的優點:延續文石一貫的高品質閱讀體驗(如搭載 Neoreader 閱讀軟體),同時維持手機般的輕巧尺寸與便攜性。此外,Palma 配備了專用 GPU,顯著提升刷新效率,使其在上網、查詢資訊、甚至瀏覽社交媒體時也具備一定實用性。換句話說,Palma 將「閱讀」作為明確主軸,其他功能則為輔助,成功打造出一款主次分明、定位清晰的新型閱讀工具。
新風潮起:閱讀器手機成為利基市場新寵
這樣的產品表現,也帶動了市場上其他品牌的興趣,嘗試投入這一類型的產品,例如 Bigme(大我)推出 HiBreak/Hibreak Pro 系列(全功能E Ink手機)、掌閱近期也推出類似的手機型純閱讀器Tango。這些產品無一例外,皆延續了Palma的設計思路,避開了傳統智慧手機的競爭紅海,轉而深耕閱讀與專注使用的利基市場,在功能上有明顯的主次分野。
總結而言,E Ink 手機這條路曾因技術與定位不清而屢屢失敗,但文石 Palma 的出現,證明當產品聚焦核心價值、回應真實需求,即使是曾被市場冷落的技術,也可能重新煥發生機。未來 E Ink 裝置的成功與否,將取決於品牌是否能持續在「使用場景」與「用戶體驗」上做出明確、差異化的選擇。
*****************
欲RSS訂閱E-Reader Pro─E-Ink新聞,可在RSS Reader加上以下網址:https://www.ereaderpro.co.uk/blogs/news.atom